若蓝玉健在,朱棣还敢发动靖难之役么?
作为洪武朝赫赫有名的战神,蓝玉不仅驱逐北元,捕鱼儿海之战更是大获全胜,彻底奠定了明朝北方疆域的和平。
只可惜蓝玉骄横,获胜归来后更是不把老上司放在眼里。
无奈之下,朱元璋只好亲自诛杀蓝玉,以“谋反罪名”。
蓝玉一案是明初官场上的最大地震,前后牵连的人多达一万五千余人。
受到蓝玉的牵连,明初军政界的中流砥柱几乎被一扫而空,这也给了朱棣发动靖难最好的助力。
而作为其中主角的蓝玉最后落得个“剥皮实草”的结局,当真让人唏嘘。
1.迷题
倘若蓝玉未被诛杀,朱棣是否敢发动靖难?
如果蓝玉不死,以上这个问题应该改为:若蓝玉还在,朱棣是否能够安稳的存活下去?
当然,作为军事将领来说,蓝玉和朱棣都是一等一的人杰。
但他们两个手中握着的资源却天差地远。
早在朱元璋去世前夕,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藩王的问题,因此将藩王手中的权利进行了极大的削弱。
只不过他老人家估计做梦都想不到,只剩下五千自卫军的朱棣能够战胜拥有全国的。
倘若蓝玉活着,他绝对不会犯朱允炆以及李景隆之流的低级错误,活捉朱棣旦夕可成。
但骄横的蓝玉并不是朱允炆可以支配的,如果他还活着,朱允炆的皇位也会坐不安宁。
2.意外
在朱标未死之前,朱元璋其实并没有想过要对蓝玉赶尽杀绝,因为他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。
特别是蓝玉还是朱标妻子的舅舅。
有这层关系在,蓝玉与朱标就结成了稳固的政治联盟。
只可惜,朱标的英年早逝打碎了朱元璋的美梦。
蓝玉的生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。
毕竟,除了朱标,再也没有哪一个继承人能够压制蓝玉。
倘若蓝玉不除,武将佣兵作乱、权臣内外纷扰的结局将在大明重现。
而早在老朱健在的时候,蓝玉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听话的一面。
3.作死
捕鱼儿海大捷之后,蓝玉愈发骄横。
战胜北元的当晚,蓝玉借着酒劲兽性大发,当众强略北元王妃,致使后者不堪受辱而自尽。
之后在率军班师抵达喜峰关之时,由于天色已晚,守城将士不辩敌我,所以拒绝了蓝玉的开门请求。
没想到这却遭到了蓝玉的记恨,蓝玉不仅强行命人开关,而且狠狠鞭笞了守城将士。
听闻消息的朱元璋龙颜大怒,但鉴于蓝玉刚刚立下大功,所以仅仅只是将“梁国公”改为“凉国公”以示惩戒。
为了让蓝玉改过自新,朱元璋更是将这些事迹都镌刻在了蓝玉的世袭凭证之上,希望蓝玉可以静思己过。
只可惜,这些都并没有引起蓝玉的重视。
在受功宴上,被赐予“太子太傅”衔的蓝玉当场发飙,怒斥朱元璋“我不堪太师耶?”(我难道配不上太师吗?)
这一句话彻底点燃了朱元璋的怒火,也让蓝玉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。
毕竟就连徐达、汤和那样与朱元璋情同手足的发小在他面前尚且“乖巧懂事”,但蓝玉却事事往枪口上撞。
4.关系
朱标虽然与蓝玉关系匪浅,但朱允炆却与蓝玉并无联系。
因为朱允炆并非太子妃常氏(与蓝玉有关系的朱标妻子)所生,而是妾室吕氏之子。
常氏所育之子有两个,其一是朱雄英,其二则是朱允熥(teng)。
朱雄英与他的父亲一样英年早逝,而朱允熥却又毫无才干,这也让朱元璋伤透了脑筋。
朱允炆继位之后,身边的谋士也都只是齐泰、黄子澄之流的书呆子,根本没有能力与蓝玉抗衡。
这一点从后来的靖难之役我们就能可窥一二。
就算朱元璋临死之前解除了蓝玉的兵权,但按照蓝玉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以及他的“干儿子们”,很难保证他不会像司马懿一样成为新的军事寡头。
即便蓝玉在世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朱棣这个麻烦,但反过来,谁又能保证朱允炆在蓝玉心中不是麻烦呢?
倘若朱允炆与朱棣相争,虽然同族相残,但至少天下还是老朱家的。
如果蓝玉在世,挟天子以令诸侯,老朱家的天下又要重蹈曹魏的覆辙了。
这估计才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。
5.恩怨
朱棣其实与蓝玉早就结怨已久。
太子朱标健在之时,朱棣就凭借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能力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,并屡立战功。
这些胜利也让朱棣的野心悄然膨胀,只可惜朱标的太子之位过于牢固,所以朱棣也只能干瞪眼。
由于朱棣与蓝玉过于相像,所以这一切当然瞒不过蓝玉的眼睛。
蓝玉北征成功后,返回途中特意经过朱棣的属地,并细心观察朱棣的一举一动。
回到南京城后,蓝玉立刻上报朱标,认为朱棣有“谋反之心”,并劝诫朱标万分小心。
只可惜朱标仁爱,加之他也有充足的自信可以压制朱棣,所以并未采取任何措施。
但自此以后,蓝玉和朱棣的关系开始日趋恶化。
因此蓝玉倘若大权在握,绝对不会放过朱棣,当然也不会放过朱允炆。
成功剿灭朱棣后,蓝玉只会扶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朱允熥当皇帝,并继续夺取最高权力。
毕竟,蓝玉也是条“毒蛇”。
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,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,侵删。
文:小昭 审核:梦愚编辑
文献参考:《二十四史》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战国策》《左传》《春秋》《吕氏春秋》等。
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。
盛鹏配资-股市配资开户加杠网-配资炒股流程-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